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基地 B.A.S.E. 6.0

莎姊在北京工作團隊的網誌終於重新啟動!

http://basebeijing.blogspot.com/

請大家多多關照,隨時查看我們的最新動態:)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北京。胡同

穿梭老北京的市區,走在胡同裡,好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馬路的喧囂,進到胡同後,城市的大尺度一下子縮小成最親切的比例。


老人靜靜坐的,看著孩子們奔跑,小販和居民互動。
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個外來者,潛入了秘密的地盤。然而,人們似乎不以為意。把觀光客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不一定。
我好奇,坐在巷口看著這群帶相機的外來者有什麼感受...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建築師的社會責任


莎姊這學期的建築設計理論課告一段落,正在準備星期三期末考。

經過一個學期,主題繞了一圈又回到practice。最近一篇reading在談的是,回歸到最實際層面的建築意義,到底建築師可不可以負起社會責任?又可不可以改變社會?(對我們其實答案很簡單,一定要是yes,不然我們今天在學校都沒有意義了XDD 老師這樣說)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Ferndale市立圖書館提案


還是跟Photoshops不太熟:'( 醜醜的圖請多包涵。重點還是想要試試看和實地的相容性與關係。有空再多介紹一點莎姊的概念想法。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建築師:Peter Eisenman

4.15.2011. 5:30pm 在密西根大學建築系演講。

Peter Eisenman
Yal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harles Gwathmey
Professor of Practice

"Wither Architecture?"

演講一開頭,視聽教室前出現一位白髮的老人家,圓圓的肚子,乍看有一點像世故版的聖誕老人。"我不會用科技產品。" 一開頭就這樣說著,並不想要介入講課中常有的麥克風、電腦技術問題。接著,他要我們把筆記本、筆、電腦,全都收起來。他說,要看到他演講,在youtube等等上面都有,但是可以和他在"同一個空間"中,是很不一樣的經驗。(所以要好好看看老人家他就是了XD)這我倒是蠻震撼的。畢竟,聽了這麼多系列的建築演講,無論老少建築師、理論家,大概都沒有到Eisenman這麼老練的等級吧。

所謂wither architecture,Eisenman指late architecture。他指出現代人大多不活在當下,而是在虛擬的網絡中,facebook, twitter, 簡訊等等。

可能在學期中早已聽過太多關於Eisenman的theory和practice,有時候總是帶有一點點批判的眼光,也許生在不同時代,總是難將自己設身處地在他的那個時代。不過想不到今天看到Eisenman本人,說話起來像個有權威的老爺爺,在自信同時還有那一份憐憫心。

他給的最後的忠告是,要相信"architecture matters",而且還quote了Bernard(印象中是)的一句話,要我們做大規模的計畫,才有辦法真正影響。(而非像政府害怕人民反抗或是其他聲音,只願意去碰比較安全的領域)因為這樣並沒有辦法真正的讓世界更好。

哈,雖然他自己也知道他生活在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時代,但是我也相信老人家的建言。也許從今天起該更積極的珍惜每一個存在的當下,與周圍在同一個空間中的人好好互動,好好感覺,好好體驗,好好想想自己的角色以及自己可以做的更多貢獻。

他也給了我們強心劑,經濟不景氣不會是永遠。但是一個建築師真的可以開始獨當一面,也是二三十年後的事情。中間應當多多體驗、多多嘗試,做各樣不同的事情,去更了解這個社會,用自己的雙手、雙腳,用心去感受。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Metropolis (1927)

"The mediator between head and hands must be the heart!"

莎姊的電影課進入尾聲,Roy老師用Fritz Lang的Metropolis做收尾,沒想到這部電影馬上成為我最愛之一。其實看二零年代的科幻片,並不期待有現在電影的效果,但是整個作品還是很令人震撼。據說佈景的大都會全是由模型拍攝,想到我們在做的那堆小模如果真可以拍出這麼壯觀的技巧實在是很嚇人(想像自己拍個短片場景是自己設計的小小模裡頭...)

背景主要是一個placeless(也可能是任何地方)的城市,城市階級在地面之上是白領階級,以及整個metropolis的統治者、及其子所居住的地方。地面有教堂以及被遺棄的城市痕跡,和城市的發明家。在地面之下,住著很巨大的機器,以及運作著整個城市結構的工人。這些階級不會交錯,一直到統治者的兒子,也就是mediator的出現...

不講太多劇情,大家自己去看。雖然修復之後的片長不短,但是從裡頭我感受到很多現在電影的聲色中感覺不到的東西。從頭到尾沒有對白,有簡單的字幕,情緒從演員表情中讀到。配樂貫穿整個劇情起伏。

至於建築形態的特色是,雖然這部電影拍攝於二零年代歐洲,卻一點也沒有歐洲大城市的特徵,看不出來是柏林、巴黎、倫敦或羅馬。然而Lang,這位歐洲導演卻帶給我們近似於新大陸美國的都市。

也許我會喜歡的原因之一,是貫穿整部電影背後的主旨吧。

"The mediator between head and hands must be the heart!"
這句話重複出現多次於電影中。
head是領導、白領階級,也就是在地面上的優勢族群,
而hands是讓整個城市可以順利運作、住在地面之下的工人們。
很馬克思的意含,不過現在想起來,無論近代的情況是更好還是更壞,
都是提醒世人,溝通、尊重、理性的重要性。

講到又嚴肅了,總而言之,好電影值得一看。




後記:
想不到學期又這樣近尾聲,不負責任的版主們(尤其賈兄,在發過第一篇之後就沈淪歐洲了。什麼時候聽你的故事啊?)其實都很認真在學業的...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Urban Book/Film House

Watercolor Paintings for Urban Book/Film House project at Depot Town, Ypsilanti, MI.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A Place In Mind" 閱讀小心得

這兩天床頭書是Avi Friedman的A Place in Mind。中心主要是作者旅跡世界各地所遇到什麼樣的空間讓他產生幸福的感覺,有一點像遊記和建築、空間分析的筆記。

裡頭Friedman提到在資訊快速交流的時代,是令人興奮的。過去可能要經歷幾世紀才有的演變,現在可能幾年內就有新的形式突破。但是,人們同時也漸漸忽略用時間去慢慢品味,一個空間的塑成、特殊的氛圍。也許可以稱之速食建築吧!對大眾而言,已成了一種無論在哪都可以快速得到的形式。

回想起前些年,開始提倡"慢"的概念,慢遊、慢食、慢活等等,是對類似的社會現象做出的呼喚吧!說來容易,自己卻常常覺得真的要慢其實很難做到... 工作繁多的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覺得奢侈,要一邊吃一邊看文章、寫作業,搞得食而不知其味了:(

又突然想到Eat, Pray, Love裡,義大利人嘲笑美國人是工作狂,不懂得do nothing的藝術(笑)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The Naked City (1948)

Jules Dassin, Director
Starring: Barry Fitzgerald, Howard Duff, Dorothy Hart, Don Taylor

莎姊第一堂選修課的選片就是這部1948年背景紐約市的黑白片The Naked City。第一次上課沒有經驗,整個人就沉浸在劇情裡頭,忽略了老師希望我們看的城市背景、空間、佈景、鏡頭、取景等等,想不到班上同學還是各各有不同見解,非常有趣。(明顯的是,莎姊是班上的菜鳥,不知道為什麼選了這堂課)

故事背景基本上是關於一起懸疑命案,與偵查的整個過程。個人完全沉浸於年輕偵探(Don Taylor飾)的帥氣可愛。當然除此之外,記得討論到河岸在整個劇情的重要角色,象徵的是忙亂、擁擠的紐約的邊界。而大城市中,每天反反覆覆,事情發生了,成為報紙頭條,但很快又會被其他新聞淹沒,被人群漸忘。大家真正在乎的事情是什麼?還是比較個人的層面吧,能不能餵飽一家人、趕不趕的上車。命案一發生後,報紙頭條是模特兒在家的浴缸被謀殺!?接著民眾成群的在案發公寓門口照相,頓時成了觀光勝地。說來也好笑,悲劇今天也成了大家一睹為快的景點。

PS 不知道斯汀對於這部份有沒有要補充說明的?關於導演、紐約、其他等等的?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告別西雅圖

坐在登機門旁,窗外是難得一見的日出,紅色和紫色染了西雅圖的天邊。想不到假期這麼快就到尾聲,記得好像不久前才剛剛抵達西雅圖,見到Vanessa,見到斯汀,見到大姊和二姊,見到Eunice。現在又是自己一個人背著行囊,踏上回到學校的旅程。自認自己是很堅強的人,自從去年八月中回到美國後,並沒有想回家的衝動。也許真的是習慣了,就像那些小小年紀的遊子所說,到第三、四年農曆年獨自在外後,就再也沒有什麼情緒了。好像痲痹了一樣。接下來,回到學校的規律生活,自己要再重新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標和期許,不可以再只是說說而已。如果自我要求的事都做不到,又要怎麼成就未來呢? 

在機上看了大姊從台灣特別為我帶的中文書:旅行 台灣,是集合台灣各領域的名人在台旅行的心得筆記。其中孫大偉那篇特別令我感動。是遲來的決心、遲來的旅行、和實踐的夢想---五十多歲單車環島。自從電影練習曲上映,台灣又起了單車熱潮,現在大姑、爸爸、和弟弟都有騎車,大姑更是有許多驚人的單車旅行記錄,我想單車旅行可以不用再是夢想,它不但可行,更重要的是執行的毅力。是否可能一趟冬天假期,和家人、朋友一團一起跋山涉水,來一次的單車之旅?一千兩百公里的距離不是開玩笑,但相信這事只要有決心,和大家一起的努力,並非不可能的任務。我想,今年的重心放在summer未知的歐洲之旅,和書的撰寫與編輯,同時要鍛鍊體力,才能有健康的身體長途跋涉,也訓練接下來的冬季單車之旅。最重要的是熱忱和動力,方向確定後,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大家分工合作,團隊間的互相扶持,支撐通往夢想的最後一關。

想想我們這一群人和其他年輕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我們混合的背景,學習的科目,興趣和專長,個個獨特的存在形成的團體,同時卻分享著所有大學生擁有的熱情、活力、以及好奇心。很感激這個冬天,在西雅圖有一群可愛的朋友與家人們,陪我一同漫步城市與校園街頭、一起變胖、一起坐在咖啡廳、一起笑、一起發呆。在異鄉的冬天,我們是彼此的溫暖。感謝有你們,我又再次重新儲備好能量,繼續出發。很多事情,很多想法,很多夢想,沒有你們,到達不了。一生中又可以有幾次,同樣一群人,在世界的一個角落,留下共同的故事?旅程總是有聚有離,兩者接不可避免,但是分別是為了準備下一次的相遇,而我期待下一次的相遇將會是另一次的美好邂逅。大家,一起加油:)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ARCH 506: Arch and Urbanism in Film

新出來的選修課,莎姊順利選到!相信斯汀也會很想要加入:P 
每個星期三晚上七點到十點,看電影討論影片與建築和都市等的關係。
想必會是非常有趣的一個學期。


課程名稱: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in Film: Narrative Film as a Medium for Analyzing and Visualizing Building


課程敘述:
This course will use narrative films as the basis for analyzing and visualizing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Each week, a film will be screened from an international filmography that includes works by directors such as Alfred Hitchcock, F.W. Murnau, Charles Dassin, Fritz Lang, Gillo Pontecorvo, Wim Wenders and Wayne Wang. Following their screenings, the films will be discussed based on analytical exercises given at the start of class meetings. They will also be interpreted for use in the visualization of students’ architectural or planning projects or of buildings or cities that students select through discussion with the instructor.
There are no course readings; the films serve as the course’s “texts.” Students have choice between animations and storyboards, the latter developed from media selected through discussion with the instructor.